构建充满现代精神的教育体系

发布者:职教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6-07-12浏览次数:20

出自:中国教育信息化网

   教育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,包括教育管理、教育体系、课程、教学等,每个构成及不同构成之间具有不同的属性或特征,比如课程的广度和深度、教育公平程度、教师专业水平等。合理的教育指标能够观测、描述、分析这些属性或特征,据此可以形成对教育系统当前状况、变化趋势乃至运作机制的认识。

   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具有描述、评价、监测和预测功能,是对“教育梦”的具体表达和系统描述,是对理想或未来教育现实的结构化描述,对于推进教育现代化至关重要。

记者:研制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思路有哪些?

褚宏启: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是对于教育现代化概念的不断分解和细化,主要有两种方式,一是根据教育的层级划分为基础教育的现代化、高等教育的现代化、职业教育的现代化、继续教育的现代化等。二是把教育看作一个由输入(投入)、过程、输出(产出)等环节所构成的系统,从教育投入包括资金投入、办学条件、师资条件、信息化水平等的现代化、教育过程包括教育教学活动、管理活动等的现代化、教育结果主要是教育质量的现代化几个方面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,遵循CIPP模式(亦称决策导向或改良导向评价模式,由背景评价、输入评价、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构成)。

记者:您认为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应该如何建构?

褚宏启: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是教育现代性,基本思路是:

   列出教育现代性清单和教育形态清单,以教育形态为切入点,确定教育形态与教育现代性的关系。某种教育形态并不是与所有八种教育现代性都有直接、内在的联系,如教育关系主要与人道性、理性化、民主性、法治性和自主性有直接关系。

   逐一列出与某种教育形态有直接关系的教育现代性的优先顺序,从而确定在衡量某种教育形态的现代化发展水平时,哪几个与之相关的教育现代性最为重要。比如,教育管理的民主性和法治性最重要,有了它们,教育管理的人道性、理性化和自主性就有了保障。

   列出能反映教育现代性的教育形态总清单,并转化成易于测量的指标,组成结构化的指标体系。

   但根据教育形态的设计的教育现代化指标,只涉及了教育投入与教育过程,还没有涉及教育结果。因此,必须把成果类指标纳入指标体系。

记者:在设计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?

褚宏启:首先要注意指标的重点与非重点。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现代人,增进人的现代性。因此,学生的民主素养、科学素养、人文素养和法制素养等现代人的品质,是衡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标。

   培养人的过程和为此提供的支持也要反映现代精神。相对而言,结果性和过程性指标更重要,支持性指标是从属性的。

   要科学设计课程,运用现代教学方法,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,师生关系民主平等,促进学生自主发展。做到教育的科学管理、民主管理、依法管理,实现教育决策的理性化和民主化。而在教育支持层面,要建设具有现代精神的教师队伍,提供支持现代教育的经费投入,政府对教育的公共投入达到一定的比例要求,提供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等。

   如果把上述这些方面予以指标化,新的指标体系就将充溢着现代精神,现代性气息就会扑面而来。

   其次要注意指标的多与少。指标不是多多益善,面面俱到,也不是越少越好。应该根据教育现代性的内在要求和距离教育现代性的远近程度,提出教育现代化的指标细目,然后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,确定最终的指标构成。三级指标以20至30个为宜。

   再其次要注意指标的软与硬。硬指标容易测量,指标开发往往重视一些硬指标,如各种入学率等。一些软指标如学生的民主素养、教育管理的民主化与法治化等难以测量,往往被省略和忽略。如果指标都易测量,指标体系却不能反映教育现代化的实质,那么这样的指标体系可以说效度很低甚至没有效度。不能因为测量困难而舍本逐末。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进步,如“教育管理的民主化”等软指标已经有了有效测量的先例。

记者:我们设计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时有无可资借鉴的国际案例?

褚宏启:在国际组织设计的各种教育发展指标体系中,经合组织的指标体系比较成熟,可资借鉴。它既回应了各国政府特别关注的教育政策问题,又通过国际比较的视角使国别分析和评估结果产生更重要的价值;既尽可能具有可比性,又合理考虑了各国历史、制度和文化的差异而反映多层面的教育现实;指标呈现既尽可能精练,同时指标量又足够大,能为各国面临不同教育调整的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用信息。